有机化学(下)

俞善辉 , 许胜,伍新燕

目录

  • 第一章 绪论
    • ● 第一章-1节-有机化学历史
    • ● 第一章-2节-有机化合物的特点、来源及分类
    • ● 第一章-3节-原子轨道、共价键及量子理论发展
    • ● 第一章-4节-杂化轨道及分子轨道理论
    • ● 第一章-5节-共价键的属性、极性
    • ● 第一章-6节-有机物构造式的表达及共振论
    • ● 第一章-7节-有机物中各类作用力、电子效应
    • ● 第一章-8节-有机反应分类
  • 第二章 烷烃和环烷烃
    • ● 第二章-1节-甲烷的来源
    • ● 第二章-2节-烷烃的结构与同分异构
    • ● 第二章-3节-碳原子分类及烷基的命名
    • ● 第二章-4节-烷烃的习惯命名、衍生物命名、系统命名
    • ● 第二章-5节-次序规则、最低系列及烷烃2017命名
    • ● 第二章-6节-烷烃的构象
    • ● 第二章-7节-烷烃的物理性质
    • ● 第二章-8节-烷烃的氧化、异构化及裂化
    • ● 第二章-9节-烷烃的卤代反应及机理
    • ● 第二章-10节-卤代反应取向及其它取代反应
    • ● 第二章-11节-烷烃的来源与制备
    • ● 第二章-12节-脂环烃的定义分类及2017命名
    • ● 第二章-13节-环烷烃的结构、稳定性及张力理论
    • ● 第二章-14节-环己烷的构象
    • ● 第二章-15节-脂环烃的性质及制备
    • ● 第二章-16节-杂环化合物的2017命名(选读)
    • ● 第二章-17节-烯烃、炔烃、二烯烃2017命名(选读)
    • ● 第二章-18节-2017命名实施导引(选读)
    • ● 第二章-19节-卤素化合物2017命名(选读)
    • ● 第二章-20节-含氮化合物2017命名(选读)
    • ● 第二章-21节-醇、酚、醚、含硫化合物2017命名(选读)
    • ● 第二章-22节-醛、酮及其衍生物2017命名(选读)
    • ● 第二章-23节-羧酸及衍生物2017命名(选读)
    • ● 第二章-24节-元素有机化合物和金属有机化合物2017命名(选读)
    • ● 第二章-25节-糖的2017命名(选读)
    • ● 第二章-26节-氨基酸、多肽2017命名
    • ● 第二章-27节-立体化学2017命名(选读)
  • 第三章 立体化学
    • ● 第三章-1节-对映异构
    • ● 第三章-2节-偏振光和分子的旋光性
    • ● 第三章-3节-对称元素和手性
    • ● 第三章-4节-手性原子和手性分子
    • ● 第三章-5节-比旋光度
    • ● 第三章-6节-含一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-上
    • ● 第三章-7节-含一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-下
    • ● 第三章-8节-相对构型和绝对构型
    • ● 第三章-9节-含多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
    • ● 第三章-10节-对映异构体的手性性质
    • ● 第三章-11节-外消旋体的拆分
    • ● 第三章-12节-知识拓展
  • 第四章 烯烃
    • ● 第四章-1节-烯烃的定义与结构
    • ● 第四章-2节-烯烃的命名
    • ● 第四章-3节-烯烃的物理性质
    • ● 第四章-4节-烯烃与HX的亲电加成反应
    • ● 第四章-5节-烯烃与硫酸、水等的亲电加成反应
    • ● 第四章-6节-烯烃与卤素、次卤酸的亲电加成
    • ● 第四章-7节-烯烃的自由基加成与催化加氢
    • ● 第四章-8节-烯烃的硼氢化-氧化与α-H卤代反应
    • ● 第四章-9节-烯烃的氧化与聚合反应
    • ● 第四章-10节-烯烃的制备
  • 第五章 炔烃和二烯烃
    • ● 第五章-1节-炔烃的异构、命名、结构和物理性质
    • ● 第五章-2节-炔烃的化学性质-弱酸性
    • ● 第五章-3节-炔烃的化学性质-催化加氢,亲电加成
    • ● 第五章-4节-炔烃的化学性质-硼氢化,亲核加成,氧化,聚合。炔烃的制备
    • ● 第五章-5节-共轭体系和共轭效应
    • ● 第五章-6节-共轭二烯的1,4加成
    • ● 第五章-7节-共轭二烯的D-A反应
    • ● 第五章-8节-共轭二烯的聚合
  • 第六章 有机化合物结构解析
    • ● 第六章-1节-概述
    • ● 第六章-2节-质谱
    • ● 第六章-3节-红外光谱
    • ● 第六章-4节-核磁共振
  • 第七章 芳烃及非苯芳烃
    • ● 第七章-1节-苯的结构和芳香性
    • ● 第七章-2节-芳烃的异构和命名
    • ● 第七章-3节-单环芳烃的来源和制法
    • ● 第七章-4节-单环芳烃的物理性质
    • ● 第七章-5节-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(上)-卤代、硝化
    • ● 第七章-6节-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(中)-磺化、付氏反应
    • ● 第七章-7节-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下-加成及侧链的反应
    • ● 第七章-8节-芳烃的取代基分类
    • ● 第七章-9节-取代基对反应活性及定位的分析和解释
    • ● 第七章-10节-二取代苯的定位规则
    • ● 第七章-11节-联苯及稠环芳烃
    • ● 第七章-12节-萘的结构和性质
    • ● 第七章-13节-其他稠环芳烃
    • ● 第七章-14节  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
    • ● 第七章-15节  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和芳香性
    • ● 第七章-16节  五元杂环化合物的化学性质
    • ● 第七章-17节  吡啶的化学性质及碱性
    • ● 第七章-18节  五元杂环化合物的制备
    • ● 第七章-19节  六元杂环化合物性质及制备
  • 第八章 卤代烃
    • ● 第八章-1节-卤代烃分类命名
    • ● 第八章-2节-卤代烃物理性质
    • ● 第八章-3节-卤代烃化学性质
    • ● 第八章-4节-金属有机化合物
    • ● 第八章-5节-亲核取代反应机理1
    • ● 第八章-6节-亲核取代反应机理2
    • ● 第八章-7节-几种特殊结构的情况分析
    • ● 第八章-8节-亲核试剂影响、离去基团的影响
    • ● 第八章-9节-离去基团影响
    • ● 第八章-10节-溶剂影响
    • ● 第八章-11节-消除反应机理
    • ● 第八章-12节-消除反应影响因素
    • ● 第八章-13节-取代与消除反应竞争
    • ● 第八章-14节-卤代烃制备
    • ● 第八章-15节-Wittig反应与应用
  • 第九章 醇酚和醚
    • ● 第九章-1节-醇的结构、分类和命名及物理性质
    • ● 第九章-2节-醇的化学性质
    • ● 第九章-3节-醇的氧化
    • ● 第九章-4节-多元醇的反应
    • ● 第九章-5节-醇 的 制 法
    • ● 有机化学下--第九章-6节-酚的结构、分类及命名和物理性质
    • ● 第九章-7节-酚的化学性质-1-羟基的反应
    • ● 第九章-8节-酚的化学性质-1-苯环上的反应
    • ● 第九章-9节-酚的制备
    • ● 第九章-10节-醚的结构、分类和命名及物理和化学性质
    • ● 第九章-11节-醚的断裂反应
    • ● 第九章-12节-环氧乙烷的性质和反应
    • ● 第九章-13节-醚的制法
    • ● 第九章-14节-环醚
  • 第十章 醛和酮
    • ● 第十章-1节-醛酮的结构与命名(80规则)
    • ● 第十章-2节-醛酮及其衍生物2017命名与物理性质
    • ● 第十章-3节-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-上
    • ● 第十章-4节-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-下
    • ● 第十章-5节-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总结
    • ● 第十章-6节-醛酮的羟醛缩合反应
    • ● 第十章-7节-醛酮的α卤代反应、曼尼希反应
    • ● 第十章-8节-醛的氧化反应
    • ● 第十章-9节-醛酮的还原反应
    • ● 第十章-10节-无α氢醛的性质
    • ● 第十章-11节-不饱和醛酮
    • ● 第十章-12节-醛酮的制备及重要化合物
    • ● 第十章-13节-醌
  • 第十一章 羧酸及衍生物
    • ● 第十一章-1节-羧酸结构与命名(80规则)
    • ● 第十一章-2节-羧酸及衍生物2017命名与物理性质
    • ● 第十一章-3节-羧酸酸性、α-卤代、脱羧反应
    • ● 第十一章-4节-羧酸还原、羟基取代反应
    • ● 第十一章-5节-羧酸制备、典型化合物
    • ● 第十一章-6节-羟基酸、羰基酸
    • ● 第十一章-7节-羧酸衍生物加成-消除机理及共性
    • ● 第十一章-8节-羧酸衍生物酰卤、酸酐、酯
    • ● 第十一章-9节-羧酸衍生物酰胺,碳酸衍生物
    • ● 第十一章-10节-β二羰基互变异构、乙酰乙酸乙酯法
    • ● 第十一章-11节-丙二酸二乙酯法、活性亚甲基反应
    • ● 第十一章-12节-醛酮、羧酸、芳烃取代基的电子效应联系
  • 第十二章 含氮化合物
    • ● 第十二章-1节-硝基化合物的分类、结构和命名
    • ● 第十二章-2节-脂肪族硝基化合物
    • ● 第十二章-3节-芳香族硝基化合物--上
    • ● 第十二章-4节-芳香族硝基化合物—下
    • ● 第十二章-5节-胺类化合物的分类、结构和命名
    • ● 第十二章-6节-胺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--1
    • ● 第十二章-7节-胺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--2
    • ● 第十二章-8节-胺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--3
    • ● 第十二章-9节-胺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--4
    • ● 第十二章-10节-胺类化合物的制备
    • ● 第十二章-11节-重氮盐
    • ● 第十二章-12节-偶氮化合物
    • ● 第十二章-13节-其他含氮化合物
  • 第十三章 糖类
    • ● 第十三章-1节-糖的简介与葡萄糖的结构
    • ● 第十三章-2节-葡萄糖的性质及其他糖类简介
  • 第十四章 氨基酸、多肽与蛋白质
    • ● 第十四章-1节-氨基酸性质
    • ● 第十四章-2节-氨基酸制备
    • ● 第十四章-3节-多肽
    • ● 第十四章-4节-蛋白质结构
    • ● 第十四章-5节-蛋白质性质
    • ● 复习总结:双羰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-方向
    • ● 线下讨论的点评案例-方向
第六章-1节-概述